close



我是一個部分思想顯得老派的人。譬如說,

*吃完飯後,能雙手捧著杯熱茶喝下的話,就感覺此生無憾。
(不要咖啡不要湯,茶的溫度不要太燙,比體溫高一點就好,不要加糖,烏龍最好~)

*中午一定要睡午覺。
(這在五個怪癖那篇好像提過,沒睡午覺和當日下午脾氣暴躁有絕對相關。)

*不愛上夜店不跳舞。
(想起某大學同學說我長得一副『舞棍』的樣子,某同行說我看起來就是生活在夜店的人,頗不滿!)

*中秋一定要吃到月餅、端午一定要吃到粽子,元宵節不會忘記湯圓。
(清明節不一定吃潤餅,因為我不是很喜歡包菜的潤餅...←刁民)

*......族繁不及備載



這是一個rush的時代,網路、手機是求新求快之下的產物,
雖然它們都是方便的東西,而我也天天使用著,卻不是那麼喜歡。



回台南時,看到書桌旁邊櫃子裡厚厚的一疊信,
總會想起高中時代和朋友們通信的日子。通信?YES,郵差投遞的那種letter。
關係的建立總是由某一方寫了封信給另一方,另一方回覆,某一方又回覆,這樣開始的,
寫信的對象,有國中同學、參加營隊認識的他校同學、接受電話訪問但沒見過的二中男生...



那時候啊,挑選信封信紙是很重要的,不要可愛、不要太花、不要有香味,要素雅有個性,
用心將對方寫來的信件看過一遍,逐段回覆,然後交代近況,
(雖然有時兩三封回信的內容會大同小異,或是收到回信會忘記先前寫什麼東西還要想一下,哈!)
字體工整也很重要,不過我沒做過拿尺靠在下面寫的那種愚蠢行為,那種字還挺醜的吧!
寫完重複看一遍,對折再對折(不喜歡花俏的信紙折法,雖然會的還挺多種),
謹慎放到信封內,用膠水將封口貼牢,小心翼翼貼上郵票(絕對不是用口水黏),丟入郵筒投遞。



寫信和收信都是很愉快的經驗,將回信完成時,看著飽滿的信封總有一種成就感,
似乎將自己滿滿的高興啦、悲傷啦、快樂的不快樂的通通裝在裡頭,
經過郵務人員一手過一手的協助,幾天後將會交至收信人的手裡,接著就開始期待回信。



總覺得那是件很浪漫的事,收件者不一定得是情人才浪漫,point在於「等待」。
期待著回信裡,她和暗戀的學長有沒有進展?我們打賭的數學成績誰比較高?
也許對方的班級在校慶拿下大隊接力冠軍也幫忙高興個半天,但那可能是前個禮拜發生的事,
雙方情緒會有時間上的落差,無法像現在手機、email那麼方便,不過這就是我認為的浪漫。



等待著、期盼著,在路上看到郵差,心裡總大聲喊著:「郵差先生,有沒有我的信?」
明知不會有啊,真以為每個郵差的背袋裡都會躺著一封給luna的信嗎?呵呵!可就是愛問~
回到家看到放在桌上的信,若有屬於自己的,必定小步跳躍回房間拆了看,自己笑自己皺眉,
隨著信件的旅行,時間逐步向前,轉眼曾經熱烈討論的團體就消失了、轉眼就升上了一個年級...



就是這麼單純的年代,而今電腦打字取代手寫、email取代傳統郵務、「傳送」鍵取代了郵票,
地址不再是重要的聯繫方式,「請問你的email address是...?」『xxx@xxx.xxx』
各個節日的卡片都變成了有制式文句的電子賀卡,就算寫得再好,還是少了一點什麼,
心裡想的念的,雖然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傳達給對方,卻失去了美感,在細雨中等待花開的美感...



手寫信件、卡片對我來說是這麼的溫暖,具有無法抗拒的魔力,
珀從日本寄回and我從北京寫給自己的明信片,都還夾在每天攜帶的記事本裡,
儘管只是薄薄的紙片,它們都經歷了長途辛苦的旅行才交至手中,
而寄出信件的人,在書寫的當時又是懷抱著什麼樣的心情啊....



寫賀卡的時刻又快到了,得空的話,今年來作點讓自己高興的事,動手寫幾張卡片吧!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unaseas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1) 人氣()